网站公告: 广大市民朋友:首先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选择到我院就诊。医院为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量大,极易造成病毒扩散或传播,为进一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1、我们在出入口处进行体温监测预检分诊,如体温异常需到发热门诊初筛,请理解予以配合。2、就诊患者及家属请全程正确佩戴口罩,进入医院时主动接受体温监测,与他人交谈时请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为了保护您和他人的健康,废旧口罩请投放至指定的黄色垃圾箱内,离院返家后注意洗手、洗澡。3、建议一位患者一名陪护人员,家属如有感冒及发热请不要陪同患者来院就诊。特殊时期,医院谢绝探视,若特殊情况需要探视,请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遵守医院相关探视规定。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让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病毒。 急诊热线:0357-4252222 侯马市中医院 分享到: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正确认识中医四诊

发布时间:2021-10-08 09:14:05点击量:1276

《西游记》想必大家都看过,里面有一个经典情节是孙悟空用悬丝诊脉的方法给朱紫国国王看病。很多影视剧中凡是演到中医诊病,都离不开号脉这个镜头,这虽然体现了中医的脉诊神奇,但是似乎也令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中医光靠号脉就能诊病。中医门诊上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患者一进门,坐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胳膊伸出来,说:“大夫,给我号号脉,看我有什么病”。

难道中医诊病只靠号脉吗?其实不然。中医讲究的是“四诊合参”,脉诊只是其中一种,中医临床诊治时光靠号脉是远远不够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中医四诊。

所谓中医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这是我国古代名医扁鹊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四种诊法。当时扁鹊称之为“望色、听声、写影及切脉”。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载:“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中医四诊法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医诊断疾病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望诊

望诊,顾名思义就是用眼睛看,包括观察形体、精神状态、面色、舌头、排出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来了解病情。中医学长期的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人的脸部、舌部,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病变,即《黄帝内经》中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望全身情况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四个方面。望局部情况包括望头面、望五官、望颈项、望躯体、望四肢、望二阴及望皮肤等。望舌包括望舌质、望舌苔两部分,望排出物包括望分泌物、望呕吐物及望排泄物等。另外,儿科还有专门诊法,即望小儿食指络脉。

以望色为例,一个患者走进诊室,中医大夫一眼望去,看到其面色发黄,枯槁无光,就知道这个患者有可能脾虚失运气血不足。再比如望舌,不同人的舌头各不相同,若舌苔黄厚,还有剥脱,一看就知道这个患者湿热内盛,同时还有胃阴不足。

正确认识中医四诊(图1)

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通过这两种手段来了解健康状况,诊察疾病。听声音指的是诊察患者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指的是嗅患者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气味。人体的各种声音和气味,都是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反应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比如有的患者咳嗽声重浊沉问,多属实证,为寒痰湿浊停聚于肺,肺失肃降所致。再比如嗅病室之气,如一进病房就能闻到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糖尿病重症。

正确认识中医四诊(图2)

问诊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记载许多问诊的具体内容,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而后,问诊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问诊是医生与患者直接进行语言交流的临床信息采集方法,在疾病诊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史、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得到。了解这些情况,可以为医生分析病情,判断病位,掌握病性,进而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是患者尚未出现客观体征,仅有自觉症状时,只有通过问诊,医生才能抓住疾病的线索,做出诊断。中医“十问歌”把需要问诊的内容归纳在了一起,非常详尽,这也是每个中医人的必会歌诀之一。

正确认识中医四诊(图3)

切诊

切,即接触、靠近、按压的意思。切诊就是医生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的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方法。切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在获取患者的健康与疾病信息、获得重要的辨证资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切诊包括按诊和切脉。

按诊,指医生用手给患者做检查,以了解患者身体局部是冷是热,是润是燥是软是硬,以及有无压痛、肿块等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

正确认识中医四诊(图4)

切脉,就是常说的号脉、把脉、摸脉等。医生用手指对患者某些特定部位的浅表动脉进行切按,体会脉动应指的形象,进而了解身体状况。中医学认为,人体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系肌表。心主血脉,脉为血府,心的阳气能推动气血运行在脉管中。因此,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的功能、气血、阴阳等综合信息。关于脉诊部位,历史上有很多种,应用最广泛的有三种。一是三部九候诊法,二是三部诊法,三是寸口诊法。现在临床最常用的是第三种。脉诊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历代中医大家的重视,其理论和应用也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

 

望、闻:问、切是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方法,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千变万化,若仅以单一诊法进行诊察,必然会造成辨证信息的残缺,进而对论治产生影响。而且,中医四诊之间有相互参照、补充、证明的作用。要想全面了解病情,保证临床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必须将所有诊法有机结合起来,望时有闻,闻时有问,问时有切,不可仅凭一种诊法来断病。医生若是对切诊、望诊等单一诊法情有独钟,甚或有研究或专长,当然值得称道,但是取一法而舍三法,以一诊而代四诊,则断不可取。只有做到“四诊合参”,综合全面地考察患者病情,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科室风采 新闻资讯 专家团队 天使园地 医疗设备 党群建设 荣誉资质 在线预约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0 by 侯马市中医院 at hmszyy.com 
急诊电话:0357-4252222 24小时值班电话:0357-4252064 地址:山西省侯马市团结路86号(原平阳医院)
 ICP备案:晋ICP备2020014375号-1 晋公网安备 14108102000083 技术支持:天博阳光